夏季薏米赤小豆祛濕的做法(赤小豆薏米怎樣做可祛濕)
很多人都知道,濕氣重的人可以常吃些薏米,但薏米性寒,并不適合脾胃虛寒人群和處在月經期的女性食用。
那么,這類體質虛弱的人,又該如何通過食療祛濕呢?
祛濕不妨試試白扁豆!白扁豆自古以來就是藥食兩用的佳品。
《名醫別錄》記載白扁豆能“和中,下氣”,其食療價值早在元代·孟詵《食療本草》中即有詳細的記載。
與薏米這種偏性較強的祛濕食材相比,白扁豆的藥性更為溫和,能在祛濕的同時不傷脾胃。
白扁豆可以炒著吃,也可以打成粉沖服,通常比較多的吃法是煮粥、煲湯或煮水。
材料:帶殼的白扁豆30克,炒焦。
做法:敲碎以后加上水,煎煮30分鐘左右,最后再加上紅糖來調味。
功效:白扁豆可健脾化濕,并具消暑的功效。燒焦后煮水可用于暑濕吐瀉,適用于消化不良,腹瀉、大便溏稀等癥狀的人食用。
白扁豆山藥粥材料:白扁豆30克,新鮮鐵棍山藥30克,大米100克,紅棗3顆。
做法:將白扁豆洗凈后,加入適量的水浸泡,時間最好4小時以上。將鐵棍山藥洗凈、去皮、切丁備用。把白扁豆含之前浸泡的水武火燒開,轉文火30分鐘,再加入鐵棍山藥丁、大米、紅棗。武火煮沸,轉文火直至粥熟。
功效:這道粥晶瑩剔透,口感爽滑,具有補益脾胃、和中止瀉功效,適用于脾胃虛弱、慢性腹瀉、胃口不開人群食用。
白扁豆栗子粥材料:白扁豆12克,栗子10克,粳米24克,紅糖適量。
做法:同煮粥,待粥熟時加入適量紅糖。
功效:《本草求真》記載栗子可用于“腰腳軟弱,并胃氣不充而見腸鳴泄瀉。”白扁豆、栗子同用,適于脾虛泄瀉、形瘦乏力人群。
小貼士1、白扁豆要高溫加熱煮熟后方可食用,否則可能出現頭痛、惡心、嘔吐等中毒現象。
2、白扁豆不要一次吃太多,否則容易導致腹滿壅滯等不適。
3、白扁豆含的嘌呤較高,痛風和高尿酸患者慎服。
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,如需轉載請保留出處和鏈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