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center id="mqme6"></center>
<noscript id="mqme6"></noscript>
<noscript id="mqme6"><wbr id="mqme6"></wbr></noscript>
<center id="mqme6"><div id="mqme6"></div></center><noscript id="mqme6"><wbr id="mqme6"></wbr></noscript>
飲食養生 中藥養生 運動養生 人群養生 四季養生 經絡養生 養生茶 民間秘方

心通于夏氣!2個“護心穴位”、2種“養心寶菜”,補心血助睡眠

作者:弦斷如泣不成歌 來源:花膠養生之家 2023-01-20 3185 標簽:

夏天結結實實地來了!  

中醫認為,養生應“順時而為”,即在不同的季節采取相應的養生招數。  

而中醫又有“夏氣與心氣相通”的說法,因而夏天的養生重點就是養心。  

該怎么養呢?  

接下來給大家介紹幾個養心的妙招——   

心通于夏氣!2個“護心穴位”、2種“養心寶菜”,補心血助睡眠

常按2個“養心穴”,悄悄養好心!   1.魚際穴  

以一手手掌輕握另一手手背,彎曲拇指,按之酸痛明顯處即是魚際穴。  

在中醫全息理論中,魚際穴是心臟動脈在手上的縮影體現。  

此處出現青筋,說明心臟循環不好,預示著心臟動脈出現硬化堵塞的概率會提高。  

而搓掌、點按揉魚際,能消除青筋,間接改善心臟血液循環,起到強心作用,預防心肌梗死。  

操作方法:  

先雙手掌心相對,快速搓動15~20秒,就會明顯感覺手心連帶身體開始發熱;然后適當減速,雙手繼續搓動3~5分鐘。  

再以一手拇指指端,垂直點按揉另一手的魚際穴,以感覺酸痛明顯而能夠耐受為度;按壓時,要使力度深達皮下組織,而非只在皮膚表面按揉。  

單側點按壓2分鐘,再以輕揉魚際3分鐘,左右交替,早晚各一次。  

2.極泉穴  

極泉屬于手少陰心經,刺激該處可使氣血流通,因此可以寬胸理氣,養護心肺。  

定位:極泉在腋窩頂點、人體腋窩下的兩條筋脈之間,腋動脈的搏動之處。   

操作方法:

左上臂稍外展,暴露腋下極泉,之后用右手食指、中指并攏摸到左極泉,固定二指并使指尖輕輕上扣,一前一后地來回彈撥條索狀物;彈撥時,會有全手電麻感,每次彈撥10次左右即可。  

再給大家介紹一些有助于養心的食物——   

2種養生食物,補心血、睡得香!   1.蓮子  

中醫說“思慮暗耗心血”,意思是,過多的思考會消耗心血。  

例如,那些長年多思多慮、工作壓力大的人,心血會消耗得特別多。  

如果心血沒有得到及時補充,人干起“腦力活兒”來就會更疲憊,倍感“心累”,睡得也不踏實,紅潤的面色也逐漸黯淡。  

這時候,可以食用蓮子來補心血。  

荷花開放時,已經沐浴在盛夏的陽光中,它在夏季結出來的果實自然也吸收了滿滿的“陽熱”。  

因此,蓮子性偏溫,能補心血。    

養生推薦:蓮子百合羹  

材料:蓮子30克、百合10克、雞蛋1個;百合和蓮子如為干品,要提前泡一下(鮮蓮子亦可,應去心)。  

做法:鍋中加清水600毫升,倒入百合、蓮子,煮開后轉小火煮30分鐘;然后打入雞蛋并攪成蛋花,再加入適量黃糖或冰糖,攪拌約5分鐘待其完全融化,即可食用。  

這道蓮子百合羹不僅可以補心血,還能養護脾胃,更有助于安神助眠。  

2.小麥  

小麥不僅是常吃的谷物,還是一味厲害的中藥。  

而小麥分為淮小麥和浮小麥兩種,二者的藥效有很大區別——  

淮小麥能夠補養心氣,有心病的人適宜食用。  

可以用麥麩煮水喝,促進血脈運行,還可吃一些小麥制品給心臟補充陽氣,讓陽氣生發,提高心臟的供血功能,心臟的供血功能恢復了,失眠多夢的癥狀自然就會消失了。  

浮小麥能補虛斂汗。  

浮小麥,就是干癟的、放入水里能漂浮起來的麥子,它是溫和的止汗藥。  

中醫認為,汗為心之液,如果心中郁熱有火,心火擾亂津液,將津液從身體里逼出來,表現出來的就是盜汗和自汗。  

而浮小麥性涼味甘,走心經,能夠祛除心經的熱氣,熱氣一除,津液得以在體內運行,盜汗、自汗自然就治愈了。  

養生推薦:甘麥大棗湯  

材料:甘草12克,淮小麥18克,去核大棗9枚。  

做法:小麥洗凈,撇去浮沫;將甘草、淮小麥、大棗一起放入鍋內加水煮沸之后即可飲用。  

此方出自《金匱要略》。淮小麥可以養心氣,甘草瀉心火,大棗補脾益氣,三藥共同達到養心安神、滋陰養臟的功效。  

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,如需轉載請保留出處和鏈接!

下一篇:沒有了

分享:

  
?
成人国产网站v片免费观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