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center id="mqme6"></center>
<noscript id="mqme6"></noscript>
<noscript id="mqme6"><wbr id="mqme6"></wbr></noscript>
<center id="mqme6"><div id="mqme6"></div></center><noscript id="mqme6"><wbr id="mqme6"></wbr></noscript>
飲食養生 中藥養生 運動養生 人群養生 四季養生 經絡養生 養生茶 民間秘方

天氣越熱,越要暖腹!保護陽氣強免疫!三個暖肚方法奉上

作者:滿眼、亂世妖嬈 來源:花膠養生之家 2023-01-18 3076 標簽:

炎炎夏日,很多人喜歡吃些寒涼的食物解暑,可這種做法非常傷身。  

古人有言:“冬暖脊背夏暖肚”。  

夏季要注意腹部保暖  

原因有二:  

因為人體腹部陽氣本就偏少,加上夏季這點僅有的陽氣還都散在體表。  

二是不注意腹部保暖,風寒暑濕易通過肚臍進入人體,導致拉肚子、痛經等。  

因此,天越熱越要注意讓肚子“熱一點”,以調和脾胃、溫潤五臟。  

天氣越熱,越要暖腹!保護陽氣強免疫!三個暖肚方法奉上

三個“暖肚”方法     01 按摩  

按揉腹部一般選擇在入睡前和起床前進行。  

方法:排空小便,仰臥位,雙膝屈曲,雙手搓熱,全身放松,左手按在腹部,手心對著肚臍,右手疊放在左手上,先順時針繞臍揉腹50次,再逆時針揉50次。  

需要提醒的是,腹部有腫瘤者不宜使用此法,以防癌細胞擴散或出血。   

02 食療  

將姜切成薄片或細絲,做成姜湯姜粥,如生姜紅棗粥(生姜絲15克,紅棗5枚,粳米100克),對緩解夏季腹部寒涼、食欲不振等癥狀效果很好。  

除生姜外,山藥、大米、小米、糯米、豇豆、香菇、桂圓等也具有暖胃散寒的功效。  

需要提醒的是,面色偏紅、口干舌燥等陰虛內熱人群不宜使用此法。    

03 艾灸

艾草是中藥中少有的能通十二條經絡的藥物,艾灸能通過燃燒艾草,產生熱力溫通經絡、驅寒除濕等。  

推薦兩種艾灸的方法:  

溫和灸  

取中脘(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處)、神闕(即肚臍)、天樞(肚臍旁2寸處)等穴位。   

方法:將艾條點燃懸于距皮膚2~3厘米處,每次20~30分鐘,每日1次,以灸后皮膚紅暈不起泡為宜。  

隔姜灸  

將鮮生姜橫切成直徑2~3厘米、厚度為0.2~0.3厘米的薄姜片,用針刺幾個小孔,置于神闕、中脘、天樞等部位,將艾條點燃懸于姜片上方2~3厘米處,每次20~30分鐘,每日1次,以皮膚溫熱為宜。    

此外,晚上睡覺要蓋好肚子,不要整日待在空調房。

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,如需轉載請保留出處和鏈接!

下一篇:沒有了

分享:

  
?
成人国产网站v片免费观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