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center id="mqme6"></center>
<noscript id="mqme6"></noscript>
<noscript id="mqme6"><wbr id="mqme6"></wbr></noscript>
<center id="mqme6"><div id="mqme6"></div></center><noscript id="mqme6"><wbr id="mqme6"></wbr></noscript>
飲食養生 中藥養生 運動養生 人群養生 四季養生 經絡養生 養生茶 民間秘方

甲狀腺疾病的患病率逐年攀升的原因(甲狀腺相關疾病的流行率)

作者:予囚 來源:花膠養生之家 2023-01-27 1348 標簽:

甲狀腺是頸前喉結處的一個“盾甲”樣組織,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器官。近年來,我國甲狀腺疾病的患病率逐年攀升。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會調查結果顯示,中國人甲亢患病率為1.22%,甲減患病率為13.95%,甲狀腺結節為20.43%。數以億計的患者需要服藥控制病情,但他們中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所服藥物的特點。 

甲狀腺疾病的患病率逐年攀升 對付甲亢兩類藥擔大任

?對付甲亢,兩類藥擔大任

甲亢,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簡稱,指甲狀腺合成和分泌了過多的甲狀腺激素,造成機體代謝亢進和以神經、循環、消化等系統興奮性增高為特點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,可表現為心悸、出汗、進食和便次增多、體重減少等。

臨床治療甲亢主要有三種方法,即抗甲狀腺藥物、碘-131(131I)和手術治療。其中,抗甲狀腺藥物一直是治療甲亢的主要手段之一。

治療藥物主要包括咪唑類和硫脲類,它們通過抑制甲狀腺過氧化物酶來抑制甲狀腺激素的合成。咪唑類代表藥物為甲巰咪唑,多數情況下它是采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時的首選用藥,具有半衰期長、藥效持續時間長的特點,劑量不大時可以將全天藥量一次服用。硫脲類代表藥物為丙硫氧嘧啶,半衰期僅為1~2小時,需6~8小時服藥一次。正處于妊娠前3個月,以及出現甲亢危象時,或對咪唑類藥物過敏又不愿意接受放射性碘和手術治療的人,可選擇硫脲類藥物。

這兩類藥物的不良反應主要包括皮膚過敏、胃腸道反應、肝功能損害、粒細胞減少等,大部分比較輕微。其中皮膚過敏的發生頻率較高,若過敏癥狀輕,可不停藥,聯合抗組胺藥物緩解癥狀;若過敏反應嚴重,應立即停藥并到皮膚科就診,考慮改用碘-131或手術治療。甲亢本身可導致肝損害及粒細胞減少,同時極少數患者用藥后可出現嚴重的中毒性肝炎及粒細胞缺乏癥,所以服藥前應檢測血常規和肝功能,服藥過程中也應按照醫生要求規律監測血常規和肝功能。常見不良反應大多出現在服藥的前三個月,患者服藥過程中若出現嚴重胃腸不適、黃疸、不明原因發熱咽痛,需及時就診。

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所需療程較長,至少一年半到兩年,且停藥后復發率較高。建議服藥至甲狀腺激素降到正常水平后,再逐漸減少藥物劑量維持,之后再酌情適時停藥。治療中除非發生藥物不良反應,患者不宜擅自停藥,否則可能導致復發反彈。

甲減用藥,控制補充劑量

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簡稱甲減,其與甲亢的情況剛好相反,是由于甲狀腺素合成及分泌減少或甲狀腺激素抵抗,導致機體代謝降低的一種疾病。甲減的癥狀一般緩慢出現,起初可能并不容易被發現,主要包括皮膚干燥、指甲易碎、皮膚發黃、行動遲緩、皮溫低、怕冷、感覺疲勞、呆滯或虛弱、記憶出現問題、抑郁或很難集中注意力等。如果癥狀惡化或持續存在,需及時就診。

相對甲亢,甲減治療要簡單些,通常采用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。最常用的藥物是左甲狀腺素。該藥副作用少,半衰期長達7天,一天服藥一次即可保證全天療效,從吸收率來看,晨起空腹服用效果最好。甲狀腺素補充需要適量,一旦多了,就可能出現甲亢癥狀,因此應定期隨訪復查甲功。通常情況下,早期調整劑量時隨訪頻次高一些,至服藥劑量及甲狀腺功能平穩后,可每半年至一年復查一次。以前臨床上還曾用過甲狀腺片,但它屬于動物甲狀腺的干制劑,其甲狀腺激素含量及T3、T4比例不穩定,服用劑量不易固定,目前已很少使用。

按照病因,甲減可分為原發性、中樞性及甲狀腺激素抵抗(周圍型)三類。原發性甲減約占所有甲減的99%,這些患者需終身服藥,使甲狀腺功能維持在正常范圍;外傷、腫瘤、炎癥或手術等導致的中樞性甲減,大多數不可逆,同樣需要一直服藥。不過,也有橋本甲狀腺炎所致甲減自發緩解的報告,建議患者咨詢專業醫師。

良性結節,只觀察不吃藥

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近年來增長迅速,《2021甲狀腺結節超聲評估中國依據》顯示,在我國,通過超聲檢查發現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高達20%~35%,大多數為良性結節,只有約7%~15%為甲狀腺癌,通常甲狀腺功能正常。臨床上,多數良性甲狀腺結節不需要特殊治療,只需定期隨訪。

臨床上還有種TSH(促甲狀腺激素)抑制治療的方式,即通過服用左甲狀腺素反饋抑制TSH水平,從而抑制TSH對甲狀腺細胞的促生長作用,達到縮小甲狀腺結節的目的。但長期服藥可導致亞臨床甲亢,引發相關不適及不良反應。權衡利弊,目前指南共識不建議常規使用TSH抑制療法治療良性甲狀腺結節。

甲狀腺炎,必要時用激素

甲狀腺炎是出現在甲狀腺部位的炎癥,會造成甲狀腺組織結構破壞。依不同病因,其臨床表現及預后差異較大,甲狀腺功能可正常、可亢進、可減退,或三種情況互相轉化。它主要表現為甲狀腺的局部癥狀和甲狀腺功能異常引起的全身癥狀,如甲狀腺腫大、疼痛、乏力、發熱等癥狀。

甲狀腺炎的早期治療以減輕炎癥反應及緩解疼痛為目的。無癥狀或癥狀較輕者可不予治療,若甲狀腺腫大明顯或有甲減等,需采取藥物或手術治療。

用藥方面,以亞急性甲狀腺炎為例,輕癥患者可使用非甾體抗炎藥減輕疼痛、緩解炎癥,若癥狀重或非甾體抗炎藥治療效果不佳,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,首選潑尼松。疾病早期的甲狀腺毒癥,不需服用抗甲狀腺藥物,可使用β受體阻滯劑控制癥狀;一過性甲減者可適當服用左甲狀腺素,直至甲功恢復正常,少數發生永久性甲減者需終身補充。

需注意的是,無論何種病因引起的甲狀腺炎,服用何種藥物,患者都需要遵醫囑復查、隨訪。

甲狀腺出問題,慎用含碘藥

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重要原料,碘缺乏和碘過量均可導致甲狀腺功能異常。因此,服用與“碘”相關的藥物時,需要特別注意甲狀腺功能變化。

胺碘酮。這是一種治療心律失常的常用藥物,由于其含碘,服用后會影響到甲狀腺素的代謝,既可能造成甲亢,也有研究發現部分患者會出現甲減。建議在胺碘酮治療前及治療后3個月內監測甲功,此后每3~6個月監測,停用藥物后也建議監測至少持續1年。

含碘造影劑。為了在臨床檢查和治療中增強某一內臟組織或腔道對比度,更加清晰地顯示其形態、輪廓及病變特征,患者需要服用一種含有不同濃度碘的藥物,也就是含碘造影劑。對沒有甲狀腺疾病的患者來說,碘造影劑引起甲狀腺毒癥的風險很低,但高危人群(如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)的風險明顯升高,多為亞臨床甲亢。甲亢患者不推薦使用碘造影劑進行影像學檢查,建議高危人群用碘造影劑前及檢查后均測定甲功。

還有一些不含碘的藥物也可能影響甲狀腺功能,甚至損傷甲狀腺,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、酪氨酸激酶抑制劑、鋰制劑、干擾素-α等。此外,患者應根據自身碘營養水平,酌情控制富含碘食物的攝入,如海帶、紫菜、海魚。

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,如需轉載請保留出處和鏈接!

分享:

  
?
成人国产网站v片免费观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