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老百姓檢查身體都做腸鏡么(有這19類情況趕快去做腸鏡檢查)
結直腸癌是一種高發的惡性腫瘤,我國每年結直腸癌新發病例數有近50萬,其中將近一半的患者因為沒有早發現早治療而去世。腸鏡檢查是發現早期結直腸癌最重要的診斷方法。通過腸鏡檢查,可以發現早期的結直腸癌、結腸息肉,對于已經發生癌變的息肉,甚至可以在內鏡下直接處理。
六類人一定要做腸鏡
1、有家族史的人群
一級親屬(指父母、兄弟、姐妹)確診結腸癌的;
2、五十歲以上、無癥狀人群
腸道息肉的發病率是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的;
3、高蛋白飲食的人群
高蛋白、高脂肪、高糖分、低纖維素、少維生素的飲食習慣會增加患上結腸癌、腸息肉的風險;
4、膽道疾病或膽囊切除的人群
近來有研究發現,膽囊切除術會增加結直腸癌的罹患風險;
5、有腸道疾病的人群
如長期出現腹痛、腹瀉、黏液血便、肚子疼、腸梗阻等癥狀者,或本人有腸道息肉史;
6、排便習慣改變的人群
如出現沒有任何誘因、持續時間較長的排便習慣(包括大便形狀與頻率)改變,尤其是黏液血便、大便形狀中有凹槽的時候,有必要進行腸鏡檢查。
關于腸鏡的問題
1、腸鏡怎么做?
腸鏡又叫電子纖維結腸鏡,是一支細長可彎曲的纖維軟管,直徑約1厘米,前端裝有一個帶冷光源的高清攝影頭。腸鏡通過肛門進入直腸,直到大腸,可讓醫生直觀看到腸道內部情況,圖像動態地呈現于屏幕上,把病變部位看得清清楚楚。檢查時體檢者取側臥位,雙膝屈曲,整個過程大約20分鐘。
2、做腸鏡痛苦嗎?
隨著醫學技術的提高,插鏡痛苦已經明顯減少。檢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脹痛或牽拉不適感覺,只要按照醫生的囑咐積極配合,大多數人都可以順利完成。但是如果仍有恐懼心理,也可以選擇麻醉下的“無痛腸鏡”,幾乎是睡上一覺檢查就結束了,也不會有明顯的不適感。
3、做腸鏡前要做什么準備?
檢查日前一晚,體檢者晚餐禁食或只吃流質食物(無渣飲食,如清湯、白糖水、蜂蜜水等)禁食乳制品(如牛奶、椰奶、奶油濃湯等),不吃高纖維蔬菜、水果,禁吃紅色或多籽的食物,如西瓜、西紅柿等;服用醫生開的瀉藥清洗腸道,服藥期間要來回走動,輕揉腹部,加快排泄速度;檢查前一般需要做傳染病篩查、心電圖,老年人及需鏡下治療者要檢查凝血功能,無痛腸鏡要做麻醉評估。無痛檢查者必須有成年家屬陪同。檢查結束后建議24小時內不要開車,以避免不必要的意外。
總結: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容了,希望對您有所幫助,如有不同意見或建議歡迎留言討論。
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,如需轉載請保留出處和鏈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