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進補哪種食物最適宜?(冬季進補和飲食四大原則)
1、?秋季養生進補的10大禁忌介紹視頻。
2、冬季進補禁忌。
3、秋季養生補什么。
4、秋季養生如何食補。
以下內容關于《秋季養生進補的10大禁忌介紹 關于秋季養生進補的10大禁忌介紹》的解答。
1.不分虛實;進補,中醫原則是虛者補之,不是虛癥的病人不宜用補藥。
2.而虛癥又分為陰虛、陽虛、氣虛、血虛。
3.對癥服藥才能補氣益血,否則適得其反,會傷害身體,更不要說是補身體了。
4. 進補過燥;秋季,氣候開始干燥,人容易出現口干咽燥,聲音嘶啞等一系列癥狀,俗稱”秋燥癥”。
5. 所以在秋季要特別注意養陰潤肺。
6.這時候,應少吃或者盡量一些比較燥熱的進補食品,如羊肉、蝦蟹、榴蓮等等。
7. 過度貼秋瞟;秋天,是貼秋膘的時候。
8.但飲食很容易過量,熱量的攝入大大增加。
9.稍不留意,體重就會增加。
10.所以要控制體重的人不宜“貼秋膘”。
11. 貪涼;盡管已經進入秋季,但由于晝夜溫差很大,暑熱未消。
12.很多人都喜歡吃一些“涼涼”的瓜果來消消這余暑。
13.但是,立秋后,人們不是宜多吃寒涼食物或生冷不潔的瓜果的。
14.因為,立秋以后繼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腹瀉、下痢、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。
15. 以藥代食;很多人,認為只要吃一些補藥就能起到進補的效果,既方便又有效。
16.其實,這種想法要不得!俗話說得好,藥補不如食補。
17.藥補雖然方便,但是仍然有著許多的缺陷,有些補藥還有副作用,長期實用對身體有害無益。
18. 凡補必肉;動物性食物無疑是補品中的良劑,它不僅有較高的營養而且味美可口。
19.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,并且在消化過程中會產生某些“副產品”,如過多的脂類、糖類等物質,增加身體負擔,引發疾病。
20. 越貴越補;受“物以稀為貴”觀念的影響,錯誤認為高檔的傳統食品如燕窩 、魚翅之類,有強大的食療作用。
21.其實,不然。
22.看似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蔥之類的食品,卻有值得重視的食療價值。
23. 重“進”輕“出”;只關注身體“缺了什么”,忽視了身體“擁有了什么”。
24.葷腥類食物代謝后產生的酸性有毒物質,需及時排出,否則會排便無規律甚至便秘。
25. 常“補”不變;有些人喜歡按自己口味,專服某一種補品,繼而又從多年不變發展成“偏食”、“嗜食”,這對健康是不利的。
26.因為藥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療作用,亦有一定的副作用,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內的營養平衡。
27. 多多益善;老是懷疑自己需要進補,其實身體夠好,不需要。
28.這樣做,既增加開支,又害自身。
29.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,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、血中膽固醇增多、易誘發心血管疾病。
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,如需轉載請保留出處和鏈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