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種粗糧都有自己獨特的香味(各種茶的香味怎么來的)
品茗聊天不僅是一件愜意事,也是關乎健康的一件大事。不過,辨別茶的品質好壞,對很多人來說并不容易。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所長王岳飛教授從茶葉的外形、色澤、味道、茶湯色澤與口感、葉底等方面全方位教大家如何辨認劣質茶。
外形斷碎不勻。在茶葉的審評標準中,勻整為好,斷碎為次。品質好的茶通常外形條索緊結重實,滋味適中,如果茶葉外形不一,有的粗大松散(粗老葉多),有的斷碎細小(碎茶),說明原料品質參差不齊,口感必然不佳。
色澤暗淡無光。茶葉的色澤與其嫩度、加工技術密切相關。通常來說,品質好的茶葉色澤飽滿、均勻一致、油潤鮮活,充滿著生命力。品質差的茶葉看起來暗淡無光、色澤不一、毫無生機。導致茶葉色澤暗淡的原因主要有:茶葉中粗老葉片和茶梗含量多;加工時溫度過高、受熱不均,導致部分茶葉被灼傷;茶葉保存不當,保存過程中受潮或氧化。另外,超過保質期的一些茶,如綠茶、白茶、黃茶等,也會變得形枯色暗
味道不純或過于香甜。每種茶都有自己獨特的香味,比如紅茶的甜香、綠茶的清香、烏龍茶的果香或花香……品質好的茶香氣純、厚,且具有持久性。如果香氣中夾雜著焦味、煙熏味或者味道沉悶,說明其制茶工藝存在問題,比如茶葉炒制時溫度過高或炒制時間過長,采摘的鮮葉水分含量過高等。如果某種茶香氣沖鼻且短暫,很可能是加入了香精等添加物。在各類茶中,紅茶中加糖和香精以次充好的較為常見。品質好的紅茶,會有一股明顯的香甜味道,因為在發酵過程中,鮮茶中的大部分呈澀味的茶多酚氧化形成了茶黃素、茶紅素等新成分,香氣物質比鮮葉明顯增加(紅茶有400多種香氣物質),并且其含有的糖和氨基酸在發酵過程中也有所改變,這些都使紅茶呈現出獨特的香甜特征。為了達到好茶的口感,某些不法商家在制作時會往品質次的紅茶里加白糖、糖精和香精等額外添加物。所以,購買紅茶時,我們可以用手輕捻,如果感覺黏手或表面有脆殼,可能是糖炒茶;聞一下干茶或茶湯,如果有一股沖鼻的香味,則可能添加了香精。品茶時如果覺得非常甜膩、香氣沖,并且第一泡香甜味明顯,第二泡香甜味基本散去,也很可能加了糖或香精。
茶湯暗淡或鎖喉。茶湯的顏色是茶葉中各種色素溶解于沸水中而呈現出來的色澤,比如綠茶湯色黃綠明亮、紅茶紅艷明亮、烏龍茶橙黃明亮、白茶淺黃明亮等。無論哪種茶,其湯色除了呈現獨有的顏色外,還一定是清透、明亮的,如果茶湯顏色暗淡、渾濁不清,有可能是原料品質不佳或加了滑石粉。此外,茶湯鎖喉的也可能是劣質茶。鎖喉,又叫掛喉,指茶湯咽下后,喉部出現干澀、麻癢、腫脹或有異物感等不舒適感。一些不法商家將受潮的茶葉再次烘干,并偽造年份重新賣出;加工茶葉時火功過高,導致茶葉快速失水干燥,水分過度流失,達不到后期轉化所需要的適當水分含量等,都會使茶葉出現鎖喉現象。
葉底粗老或殘缺。分辨茶葉品質好壞,一種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看葉底。葉底是茶葉沖泡后剩下的茶渣,經水泡后舒展開的葉底比干茶更容易看出原料的本質。比如將葉底攤開,很容易就能看出茶葉的等級是單芽、一芽一葉或者一芽二三葉。如果葉底柔軟平滑、肉厚、有光澤,說明茶葉嫩度好;如果葉肉薄且硬,色澤暗淡,說明茶不夠嫩或品質不好。葉底保存得越完整,說明其采摘和加工得越細致。如果葉底上有很多小黑點或者出現明顯的焦黑炭化現象,說明加工時溫度過高,很有可能會有焦味。
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,如需轉載請保留出處和鏈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