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寶學走路的方法技巧有哪些(如何引導寶貝學走路)
老人們常說,7坐8爬,意思就是一般寶貝7個月學會坐,8個月就會爬。那幾個月能開始訓練寶貝走路,畢竟寶貝會爬開始,很多家長就著急盼著寶貝能自己走了,學習走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,首先寶貝要學會抬頭挺胸,然后是爬行,接著是坐立,這些都會了以后,就是站,接著再走步。那么寶貝學走路有什么好處?寶貝學步有什么技巧?下面和一起看看相關知識吧。
本文目錄
1、寶貝學走路有什么好處
2、寶貝學步有什么技巧
3、寶貝學步需注意什么
1、完善平衡協調功能
爬行時寶貝必須把頭、頸項抬起來,胸腹離地,用四肢支柱身體的重量。 這不僅使手、腳、胸、腹、背、手臂和腿的肌肉得到鍛煉而逐步發達起來,而且爬行是個全身的動作,必須靠手腳運動協調才干爬得好、爬得快,所以也使寶貝身體的平衡協調功能得到完善,從而為以后站立、行走、跳躍打下良好基礎。
2、刺激大腦更聰慧
寶貝學會爬行以后,擴大了視野和接觸范圍,通過運用視覺、聽覺和觸覺等感官刺激了大腦,促進各方面的協調,對大腦的發育和智力的開發有非常主要的意義。
3、寶貝吃更多睡更香
爬行還能提高寶貝的新陳代謝水平,有助于身體的生長發育。爬行,對寶貝來說可謂是一項劇烈的運動,能量消耗較大,這種活動與坐著相比能量消耗要多1倍,比躺著要多兩倍。由于身體能量消耗增多,寶貝就吃得多、睡得香,身體也長得快、長得結實。
1、讓寶貝先學會自由的爬行
在教給寶貝走路之前,一定要保證寶貝能在床上或者柔軟的墊子上自由的爬行,這是學走路的前提。爬行時寶貝不能有打軟腿等情況,這說明寶貝四肢不夠強壯,還要再繼續練習爬行再學走路
2、家長抓著寶貝雙手讓其學走路
訓練寶貝走路前,家長先要抓著寶貝雙手讓其慢慢適應著走路。可以在其身后扶著寶貝兩個胳膊,這個階段要循序漸進,走一段讓寶貝休息一會兒。
3、準備好學步鞋
在寶貝準備學走路之前,要選擇合適的學步鞋,一定要合腳才行,在買時要給寶貝試鞋,當寶貝穿上鞋后,站在地面上,全腳著地。讓寶貝的腳趾頂到鞋的前面,后面能伸進大人的一個手指就可以了。而且學步鞋穿一段時間后,要注意定時給寶貝量一下腳的尺寸,看寶貝是否需要換鞋。
4、讓寶貝自己扶著墻、桌子等走路
當寶貝走路有些起色后,為了增強他的信心,可以讓寶貝自己扶著墻邊、沙發邊等慢慢走走。這樣寶貝能不斷的增強信心,這期間要特別注意別讓寶貝跌倒,或者碰到桌角等,可以提前用防護墊保護各種家具的尖角。
1、別過分依賴學步車
寶貝到了學步期,不少家長喜歡將寶貝放在學步車中,輔助寶貝學走路。然而,長時間讓寶貝坐學步車并不好。學步車的安全隱患大,學步車的高低若不適合寶貝,很容易養成踮腳走或彎腿走的習慣,甚至影響寶貝的腿型。寶貝在學步車里不容易控制行走的速度,速度過快很容易磕到碰到。而且有的寶貝還會出現過度依賴學步,離開學步車容易膽怯不敢走,學會走路的時間要比正常還慢。寶媽們,學步車雖然能幫助減輕很多負擔,但不能讓寶貝過分依賴學步車哦。
2、給寶貝穿合適的鞋子
寶貝學步期,選一雙合適的鞋子非常主要。鞋子的是否合腳,是否舒適會對寶貝學走路造成直接影響。寶貝學走路時,適合穿軟底的布鞋,并要具有一定的防滑效果,吸汗,透氣性要好。如果是有家長陪伴著寶貝在安全的室內學走路,允許寶貝光腳丫也是可以的。寶貝光腳丫接觸地面穩固性更強,利于寶貝觸覺的發育,對智力發育也有益。
3、允許寶貝多爬行
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,如需轉載請保留出處和鏈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