告訴大家怎么分辨印尼野生白花膠
作者:小美 來源:原創 2020-12-31 92 標簽:
野生白花膠的產區來自主要在東南亞一帶,印尼、泰國、緬甸、孟加拉國、印度、加爾各答等海域,在澳洲北部及巴布亞新幾內亞海域也有出產。印尼阿拉弗拉海是野生白花膠的重要產區之一。那么小美今天就告訴大家怎么分辨印尼野生白花膠。

怎么分辨印尼野生白花膠:


怎么分辨印尼野生白花膠:
1、白花膠的膠質細膩,紋路常帶有“人字紋”。但有些白花膠因為過于小而薄,“人字紋”可能不明顯,而代之以“布紋”。
2、白花膠的膠身具有一對法令線,其中野生的白花膠法令線一般與膠體同色即黃色,養殖的白花膠法令線則經常泛黑。而在出水孔方面,絕大部分的白花膠在法令線兩旁均有出水孔,但產自緬甸、泰國海域的白花膠卻沒有出水孔,有的母肚甚至沒有法令線,是因為魚種的區別,還是海域環境對魚類魚鰾產生不同的影響。

3、白花膠的母肚沒有厚薄之分,公肚則為“厚薄肉”。需要說明的是,如果白花膠本身太薄的話,厚薄差就會看起來不那么明顯。
4、如果是養殖的白花膠,其膠體胸部常有“舌”(行內話),而這個地方也常常帶有一些油脂。
由于黃姑魚屬各魚種均是小型魚類,因此白花膠一般不大,以前因其個頭小還被通常稱為“膠仔”。野生的白花膠很少超過幾十克,最大的也不過3兩左右。國內養殖的白花膠,取自淺色黃姑魚,由于考慮到成本、風險等因素,養殖時間一般不會太長,魚體當然也不會太大。因此養殖白花膠的重量多數在20克以內,一條5、6斤的淺色黃姑魚,其干魚鰾約為十幾克重。
由于黃姑魚屬各魚種均是小型魚類,因此白花膠一般不大,以前因其個頭小還被通常稱為“膠仔”。野生的白花膠很少超過幾十克,最大的也不過3兩左右。國內養殖的白花膠,取自淺色黃姑魚,由于考慮到成本、風險等因素,養殖時間一般不會太長,魚體當然也不會太大。因此養殖白花膠的重量多數在20克以內,一條5、6斤的淺色黃姑魚,其干魚鰾約為十幾克重。

白花膠的做法:
白花膠排骨紅棗湯
材料:白花膠2個、排骨100克、黨參20克、杞子、淮山、姜、紅棗(去核)食鹽適量。
做法:先將浸發好的花膠切塊備用;洗凈排骨切塊,出水;干淮山浸泡半小時;把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燉盅內,待鍋中的水沸騰后把燉盅放進去,文火燉3小時即可,食用前再調味。
功效:補氣血,調養身體,改善面部肌膚光澤,減少面部皺紋。

說點什么吧
- 全部評論(0)
還沒有評論,快來搶沙發吧!
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,如需轉載請保留出處和鏈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