釣魚大師叫你釣魚竿怎么選-釣魚竿怎么選購到好竿?
一、魚竿的材質
早期的魚竿大多數是玻璃鋼材質,但是玻璃鋼材質的魚竿彈性差,非常重,使用起來很不方便,現在很少有廠家生產玻璃鋼的魚竿了。目前大多數魚竿都是碳素桿,碳素竿有低碳和高碳之分,含碳量越高,竿越輕、硬、挺。但是價格也高,還有一點你要知道,含碳量越高的桿,也越脆,使用不當的話,也容易斷竿。
不同含碳量的碳布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60T,就是一平方厘米的碳纖維布承受的靜載拉力不小于60噸,噸位越高的碳布制作出的魚竿承重能力越強。
魚竿含碳量指的是制作魚竿所用碳布中碳纖維所含碳的比值,而不是整只魚竿的含碳量,簡單點說就是碳纖維的分布密度。
二、魚竿的基本參數
(1)收縮長:一般分為竿收縮長(臺釣竿收縮長一般1米到1.1米,溪流竿收縮長50~80cm);
(2)節數(本),如四本為四節一般是3.6米長,又稱12尺,五節(本)為4.5米長,又稱15尺,六節(本)為5.4米長,又稱尺18尺,一般最常用的就是這三種長度,當然還有6.3米、7.2米甚至更長的尺寸;
(3)先、元徑,先徑指竿尖粗細尺寸、元徑指手把粗細尺寸。先徑一般為1mm以下,元徑(最粗的部份)和手把制作大小有關,總之,選竿在保證結實牢固的前提下要整體要盡量細。
三、調性
通常臺釣竿又分為軟竿、中硬釣竿,硬釣竿、超硬釣、戰斗竿四種,俗稱五五、四六、三七、二八、一九,臺釣中最常用順手的就是超硬釣(二八竿)。
如何選取呢?
我們把新竿抽出,一個人拿竿尖,另一人拿竿把,然后稍用力抬竿,查看竿主要彎折點位置,如果折點至竿尖長度是竿全長的十分之二,那么,這竿就是超硬釣,也即二八竿,如此類推。
超硬釣竿的提竿反映速度明顯快,中魚率高,上魚方便,好控制魚,不會因竿軟而難提上岸來。但是在垂釣小型魚類時很多釣友喜歡用軟竿,軟竿釣小魚也會有很好的手感,釣起來也比較舒服。
三、魚竿的手感
手感這種說法外行人聽起來可能比較玄學,其實主要指的是魚竿的重心。魚竿的重要衡量標準是魚竿的重量,但是并非重量輕手感就好,需要把魚竿拉出來后看看整個魚竿的中心在什么地方。重心越是靠近把手,手竿會比較好。
舉例來說,2根魚竿相差100g,但是重的那個重心低,釣魚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這個重的反而手感輕。所以選擇魚竿,不是越輕越好,是拿在手里感覺輕的才好。重心低,拋竿提竿都省力氣,說白了就是杠桿原理。
所以有的魚竿為了結實,竿稍會做成實心的,這種魚竿釣大魚還是非常合適的,但是不少釣友會覺得頭重,頭重的魚竿我們可以把后把手加重,這樣頭重的現象就減少不少,比如后把的竿堵換成金屬的,甚至很長的金屬堵。雖然魚竿重量增加,但是手感確變輕了。
四、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魚竿初學釣魚選擇魚竿一定選擇合適的,
不要認為價格越高竿子越好,很多釣友剛學釣魚時買的都是高碳魚竿,但是用了沒幾次就斷了,誤認為是竿子的質量問題,這種看法其實是片面的,高碳的竿子硬、輕、挺,但是相對來說也比較脆,操作不當很容易斷竿。新手學釣魚算是剛入門,基本的垂釣手法還沒掌握,遇到稍大點的魚基本都是生拉硬拽,這樣很容易斷竿。
如果經常外出垂釣,并且所釣的對象魚比較多樣性,大魚小魚都有,這種情況下建議選擇合適的臺釣竿。一般在水庫等大水域垂釣至少要配一支5.4米的手竿,如果經常在野塘、河流等小水域垂釣一般3.6米4.5米的手竿足以應對。如果想釣大青魚等較大體型的魚,還應該配備專門的大物竿。
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,如需轉載請保留出處和鏈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