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蟲夏草的頭期草、中期草、后期草區別和介紹
在蟲草業,當涉及到冬蟲夏草的質量問題時,常常會提到三個專業術語:前期的草,中期的草,后期的草,其中前期的草也常被稱為:頭期的草,頭期的草,中間的草,中間的草,中間的草。在購買冬蟲夏草時,經常會使用這三個專業術語(尤其是產地收購蟲草時的批發交易),了解這三個專業術語的含義對消費者購買冬蟲夏草有很大的意義,本文將對這三個專業術語的含義進行逐一解釋。
先來解釋“期”的概念,為便于后續解釋,我們暫且把這一過程稱為“生長期”,即從蟲體頭長出直到蟲體萎縮,子座停止生長的生長過程,即把生長期的前期稱為“生長前期”,把生長期的中期稱為“生長中期”,把生長期的后期稱為“生長后期”。
前期草:指在生長初期采得的冬蟲夏草,此時蟲草的子座(一般稱為草頭、草柄、尾巴)一般較短,剛出地,子座的長度基本不超過蟲體的長度,藥用價值最高,外觀品相好屬上等,“先期草”因多見于蟲草采得初期階段而得名。
中期草:指在生長中期采摘的冬蟲夏草,此時蟲草的子座(通常被稱為草頭、草柄、尾巴)長度適中,多數比蟲體稍長,一般不超過蟲體長度的兩倍,藥用價值尚可,外觀品相中等或偏上,“中段草”因多見于蟲草采摘中期采摘階段采摘,而得名。
后期草:指在生長后期采摘的冬蟲夏草,此時蟲草的子座(通常稱為草頭、草柄、尾部)一般都較長,而且比較粗,大多長到蟲體長度的兩倍以上,藥用價值較低,外觀品相較差或很差,“晚草”以蟲草采摘后期階段采摘的草種命名。因此可以得出結論,頭期草、中期草和晚期草是按照采出時所處的“生長期”來劃分的,在生長期中越早采出,品質就越好,但越早采出的幾率就越小,這是因為藏民采出蟲草的時候必須依賴于仔細的搜尋冒地的子座,而蟲草的子座越短,發現就越不容易,如果子座長得多,那么發現時的幾率就大些,這就是為什么頭期草比中期草要少很多的原因。

- 全部評論(0)
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,如需轉載請保留出處和鏈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