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細討論觀音蓮葉子下垂原因及解決辦法
觀音蓮也叫觀音座蓮、佛座蓮等,是一種常見的多肉植物,我國各地均有栽培養殖。觀音蓮品種多,在種植過程中,葉尖常呈現出紫紅色,很適合作為盆栽種植,深受消費者的喜愛。在觀音蓮的養殖過程中,常因為養殖不當,容易造成觀音蓮葉子下垂。下面我們就來講講觀音蓮葉子下垂原因及解決辦法吧。
觀音蓮葉子下垂的原因
一、光照不足會導致株形松散下垂,不緊湊;而在光照充足處生長的植株,葉片肥厚飽滿,株形緊湊,葉色靚麗。
二、澆水過多,造成積水,根系無法呼吸,導致葉子下垂甚至死亡;最好噴霧,在保證了濕度的同時,還不使盆中積水。
三、濕度大,溫度低,塊莖極易腐爛或者已經腐爛。
四、如果室內氣溫低于15℃,觀音蓮生長停滯而呈休眠狀態,地上部葉片開始逐漸枯萎,此時須盡量減少澆水量。
五、或者由于移栽造成根系生長不良,無法吸水所致等等。
觀音蓮葉子下垂怎么辦
1、宜陽光充足和涼爽、干燥的環境。除夏季高溫時要適當遮蔭,避免烈日曝曬外,其他季節都要充分見光,雖然在半陰處也能正常生長,但對于一些葉尖不是綠色的品種,其葉尖的顏色容易減退,影響觀賞。
2、觀音蓮較耐寒冷,冬季節制澆水,能耐2℃的低溫。春、秋季節生長期保持盆土濕潤,但不能持續積水。
3、每2~3周施一次腐熟的液肥,肥水宜淡不宜濃,特別是氮肥含量不能多,否則會造成植株徒長。
4、夏季高溫期,長生草有較長的休眠期,應稍遮蔭,注意通風、降溫,保持盆土適度干燥,防止因悶熱、潮濕引起的植株腐爛。
5、每1~2年的春季翻一次盆,盆土要求肥沃,并具有良好的排水、透氣性。常用腐葉土2份,粗沙、蛭石各1份混合后使用,并加入少量的草木灰、骨粉作基肥。翻盆時要對根系進行整理,去掉腐爛根或過長的老根,稍晾一天后,栽入裝有新培養土、稍大一些的花盆中。
以上就是觀音蓮葉子下垂原因及解決辦法介紹了。希望對大家的觀音蓮養護有所幫助。
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,如需轉載請保留出處和鏈接!